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家禽安卡拉病的诊断与防治

发布时间:2023-06-16 09:49:53 来源:个人图书馆-新用户05016062


(资料图片)

摘 要:安卡拉病,是一种以心包积液为特征的死亡病症,又叫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该病是在巴基斯坦发现的一�N新鸡病。本文主要对该病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特征、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养殖场(户)防治安卡拉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安卡拉病;诊断;防治   安卡拉病是一种在巴基斯坦新发现的家禽类疫病,又称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是由腺病毒或腺病毒与其他因子共同作用而导致家禽心包积水,肝脏发生病变,免疫力下降的一种高死亡率疾病。该病早在1985年就有零星病例发生,1987年3月在巴基斯坦国卡拉奇附近的安卡拉一个肉鸡规模养殖场发生暴发并流行,因此该病就得名安卡拉病。本病在1年以后,扩散到巴基斯坦全境,造成了上亿只肉鸡死亡,养禽业影响巨大。目前本病除了感染肉鸡外,相继发现包括草鸡、蛋鸡、鸭等在内大多数家禽感染发病,给各国家禽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2013年该病在我国江苏省发现流行,2015年以后相继在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发生,2016年我县部分蛋鸡养殖场出现该病。   一、病原   安卡拉病毒经实验室分离检测为腺病毒,腺病毒可分为三种亚型,即Ⅰ亚型、Ⅱ亚型、Ⅲ亚型,其中,Ⅰ亚型不见,Ⅱ亚型可以引起火鸡出血性肠炎和鸡脾脏肿大,Ⅲ亚型产生的疫病就是本文所介绍的安卡拉病。   二、流行特点   本病典型的发病过程是3周龄以后的家禽在受到应激或在免疫抑制性因素作用下,群体突然出现发病和死亡病例,在28日龄到35日龄这一周时间出现死亡高峰,之后一周死亡下降,病程可持续1到2周时间,发病群体死亡率大约在20~80%。安卡拉病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家禽感染病毒后可能会终生带毒,并有间歇性排毒,当环境等饲养条件变差时,能和传染性法氏囊等疫病并发。   三、临床症状   安卡拉病虽已经过病毒分离确定为腺病毒,但临床表现并不像其他大多数病毒一样,靠空气飞沫传播,反倒是接触传播明显,同一笼家禽接触传播迅速。该病潜伏期较短,一般只有1~2天时间。家禽感染安卡拉病毒后,先期无明显症状,发病突然且速度很快,常不表现任何征兆就突然倒地,病鸡呈现蜷曲姿势,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混乱、面部和冠髯皮肤苍白,拉黄绿色粪便、采食量和饮水量下滑,伴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甩鼻、呼吸速度加快,部分发病家禽有罗音,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死亡。   四、解剖特征   1.心脏和肝脏病变比较明显如(图1图2),特别是心脏,心包内有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腹腔内业有积液出现;本病肝脏受损较为严重,出现肿胀、充血,发黄,质脆,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2.肾脏苍白,肿胀出血,肠道出血,特别是十二指肠出血尤为明显。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腺胃、肌胃以及腺胃和肌胃的交界处,有出血斑和出血点。   3.发病家禽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时,剖检鼻腔呈卡他性炎,气管有出血点,肺脏出现瘀血、水肿或出血。   五、诊断   根据家禽发病临床症状,结合解剖及病理变化即可作出该病的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测是诊断安卡拉病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在实验室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切片中见到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可检测抗原,另外,将病料进行鸡胚接种,培养分离病毒,利用RT-PCR技术进行扩增,能够确认安卡拉病原。   六、防治   目前,安卡拉病还没有疫苗可用。实践证明,早期控制得当,可有效抑制疫病蔓延,虽不能消灭该病,但可将总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极大降低经济损失。可根据病理情况,采取抗病毒,对症治疗。给以维生素C、黄芪多糖口服液饮水,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利用五苓散等清热解毒、强心利尿和保肝护肾的中药拌料(或饮水)通肾利尿,保肝护肾、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力,对有激继发感染的家禽可配合使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安普霉素等敏感抗生素进行处理。另外,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建议养殖场主使用聚维酮碘消毒液,每天对环境进行消毒,持续1周时间,避免诱因,降低其他细菌及病毒的继发感染,做好通风换气,可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防止家禽群体缺氧。   参考文献:   [1] 王玉锋,雷亚非.禽安卡拉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J] .《养殖与饲料》,2016 (9) :85-86.   [2] 陈秋鹏,何海平,陈忠跃 .中兽医辨证治疗鸡安卡拉病[J] .《中兽医学杂志》,2015(6):52-53.   [3]任锐,吕雪峰,李昱洁,穆国冬,呼延含蓉,黄海楠.鸡安卡拉病检测与防控[J].《养殖与饲料》, 2017 (1) :84-85.   [4]李伟娟,王丹.林间放养麻鸡安卡拉病及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 .《现代畜牧科技》, 2016(8) :4-5.

上一篇:6月16日生意社磷酸基准价为6270.00元/吨_当前动态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