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 解锁成都武侯这个生态社区“密码”

发布时间:2023-08-11 18:07:37 来源:金台资讯

“万寿桥社区在成都三环内拥有700亩绿地,绿化面积达84%。”近日,成都武侯区机投桥街道万寿桥社区工作人员刘杰一边进行空气数据采集,一边向好奇的游客介绍道。


(资料图片)

生态场景+科技赋能

万寿桥社区位于美丽的清水河畔,社区坐拥“两河两园一湖”,具有良好的生态基底,是集人文生态、休闲康养、产业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型涉农公园社区。

社区通过发动老村民、新市民、企业商家多元参与,通过“党建+生态+发展”的方式撬动社区集体经济振兴,有效带动社区治理向绿色低碳、智慧智能发展。打造出以“清绿万寿”为品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社区。

如今,低碳生活方式已在万寿桥悄然成为时尚。“上门帮我清理走一大堆杂物,为家里腾出很多空间,最后还付钱给我,真是舒心!”家住万寿桥社区的谭刚叫来了“闪电回收”,他说,没想到现在卖废品都那么酷!

每当行人从清水河公园门口走过时,这里的黄色废旧物品储存中转集装箱都会引起路人注意。集装箱外明显地标示出如何运用互联网下单进行废旧物品回收。“人家有闪送,我们有闪电回收。”万寿桥社区书记黄治俊说,社区支持年轻人创业的这一环保项目一上线就受到居民热捧,解决了大家的需求。“通过废旧物品储存中转集装箱外的提示,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小程序操作。居民在家里用手机下单预约服务,回收员接到通知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按出售旧物的实际重量分类计算,交易金额会现场线上支付给用户。”说到社区的这一创新服务,工作人员黄永强很是自豪,他作为用户已经体验过好多次,感受颇好。

光伏道路亮化、雨水回收灌溉、空气检测、水质监测设备等八大智慧场景,各场景通过社区的智慧治理中心统一管理呈现,实现全方位实时感知、全区域快速反应。清晨,雨水回收喷淋系统浇灌清水河公园植被,大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午后,专业机构定向收运农家乐餐厨垃圾。夜晚漫步清水河公园,太阳能路灯照亮回家的路……社区全方位全时段无一例外地体现着环保低碳。

“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空气探头有异常,请加大巡查力度,搞清楚为什么会时不时超标。”黄治俊在社区智慧平台上看出端倪马上通知有关人员。很快,巡逻队员报回情况——这个区域的空气探头之所以超标有两个原因:一是附近工地正在施工,有扬尘产生,需要增加裸土覆盖和降尘喷淋系统。二是探头旁有两辆私家车,车主开着发动机在车上休息,汽车尾气被检测到。紧接着,社区对工地进行了指导,两辆私家车相继开走,1号门空气探头检测超标问题迎刃而解。

商圈联盟 共建共享共赢

强强联手叠加品牌效应,社区的商圈联盟不仅商家、居民受益,还为社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辖区企业在获得社区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对自身产业进行升级,主动参与社区景观打造、基础设施修建等活动。“环境改变、营收增长,社区集体收益也得到壮大,所以共建是相互的,共享是互赢的!”商家代表李政虎说,刚开始一到饭点就堵车,车辆不好停,影响生意。通过商圈联盟,大家一起反映这个迫在眉捷的问题,社区带领众商家一起修路、拓路。一些商家把自家的空地拿出来公用,一时间道路宽了,社区还多出百余个新车位。

社区党委聚拢社区治理多方力量,打造社区“商圈联盟”结对税务、银行、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经验分享会,推进营商服务体系,及时回应企业诉求,为商圈发展保驾护航。以清水河公园2号门私房菜为代表的一批商家,响应社区“扮靓园区”活动,主动植绿,不仅美化经营环境,更为园区增光添彩。“我们在商铺周边栽花种草,社区在公共区域植绿。今年社区增加的绿色植物少说也投入有20多万元,整个社区看上去绿色盎然,欣欣向荣。”商家代表蔡晓说,社区的“商圈联盟”是真正在为大家做实事。

清源草堂项目部主动将围栏向内退1米,方便游客、车辆进出,在长达200米的围栏内栽种蔷薇,打造园区花径网红打卡地,既带动人气,又提高了收益……在共同成长的道路上,社区与商户携手同行。

党建+网格+精细化管理

老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党支部,但现在火车再快,不仅需要车头引领,更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全民参与才是社区治理的根本。于是,党建+网格+智慧,织密服务群众新引擎,实现了服务升级,让效能叠加。

网格作为最小的基层治理“单元格”,在社区党委牵头,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网格员、楼栋长的多元响应下,网格员、楼栋长敲开了邻居门:婆婆最近身体怎么样,租客换没有喃?张爷爷,注意安全不要在床上抽烟哈!王哥找到工作没有,这里有个保安岗位……一句句暖心的问侯让居民从陌生到熟悉,由被动安排到主动参与,大家有了更好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万寿桥社区有个小区是铁路职工家属院,小区老旧,“城市三高症状”突出——楼龄高,基础设施陈旧;工龄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铁路工人定居在此;党龄高,小区党员多达150余名,多为退休党员。为更好地服务这个“三高”小区,社区党委通过智慧科技赋能,将小区的全部信息进行录入,再进行网格化分工。通过平台分析与网格员调查,从小区中发掘出章孃、李姐为代表的多位热心党员,她们自主成立家庭邻里寻访关爱服务队,定期走访有困难的居民,拉近邻里关系。“如果这个老小区有特殊情况发生,社区通过网格员、楼栋长都能第一时间反馈。通过智能+精细化的管理,我们能更好地为居民服务。”黄治俊说。

党群面对面,服务心贴心,唯有切实解决社区发展治理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才能真正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华西社区传媒首席记者 沈悦 摄影报道)

来源:封面新闻

上一篇:销量风云!金彭汽车勇夺全国销量第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