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讲武谈兵|“鱼鹰”倾转旋翼机又坠毁,“飞行棺材”有未来吗

发布时间:2023-08-31 07:56:08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架MV-22B“鱼鹰”在澳大利亚参加名为“捕食者行动”的多国联合军演中失事坠毁,机上23名乘员以及机组乘员中有3人死亡、5人重伤。

“鱼鹰”坠毁再次引发了外界对于这种全世界唯一服役的军用倾转旋翼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忧。那么,倾转旋翼机这种战后才出现的新兴航空器的未来发展究竟有没有前途?“鱼鹰”是否会成为这类航空器的“绝唱”?


【资料图】

在两栖攻击舰上起飞的“鱼鹰”倾转旋翼机。

命运多舛

1955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制造的XV-3倾转旋翼机一号原型机成功首飞。从1955年到1966年,贝尔直升机公司利用两架XV-3原型机完成了倾转旋翼机从理论到工程实践以及试飞测试的全部工作,证明了倾转旋翼机完全可以走向实用化。

XV-3从一开始也是贝尔直升机公司应美国陆军要求研发的,旨在为后者提供一款融合直升机以及固定翼飞机特点的划时代航空器。不过,在11年的试飞历程中,XV-3的两架原型机(分别编号4147/4148)也多次发生事故,其中4147号发生硬着陆,机身以及旋翼损毁严重,不得不报废。而4148号原型机在1966年5月的风洞测试中再次发生旋翼脱落事故,最终遗憾地结束了所有测试工作。“初生”时的不顺利,似乎也预示了倾转旋翼机后来的“命运多舛”。

XV-3只是作为倾转旋翼机的技术验证机完成了自身的使命,而真正走向实用化的重任就交给了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即贝尔301,美国陆军赋予其编号XV-15。除了美国陆军,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等军种也对XV-15倾转旋翼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也参与该机的试飞测试工作,这使得该机的研发进度大大加快。而且,相比XV-3相对简陋粗糙的总体设计以及动力系统,XV-15的气动布局进行了全面优化,采用2台功率1156千瓦的LTC1K-4K涡轴发动机以及两副三叶主旋翼,飞行性能有了质的飞跃。

XV-3倾转旋翼机是技术验证机。

当然,XV-15仍然是作为完成倾转旋翼机实用化设计的技术验证机来设计的,而真正作为服役型号研制的就是在其基础上全面升级而来的V-22“鱼鹰”。1981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了“多军种先进垂直起降飞机”项目。在那个追求以最小成本达成最大通用化的年代,美国国防部希望以此项目为美国陆军、海军、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研发装备一款高度通用化的先进倾转旋翼机。不过,美国陆军在经历了XV-3和XV-15两代倾转旋翼机的研发之后,对于这种航空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因此在1983年将项目主导权转交给了美国海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发展之路投下了“不详的阴影”。

后来,贝尔直升机公司与波音公司强强联手推进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研发工作,美国海军、空军以及海军陆战队为其提供支持以及采购订单,其中以海军陆战队的订单数量最多,主要用来取代CH-46“海上骑士”纵列双旋翼运输直升机。但是,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波折,从1983年美国海军授出初步设计合同,直到1999年首批MV-22B才交付美国海军陆战队,为美国空军研发的CV-22B以及为美国海军研发的HV-22B服役时间更晚,其历程之长在美国各型军用航空器中也名列前茅。而且,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6架试飞原型机中就有2架失事坠毁,其中4号机上的7名机组乘员全部丧生。令人唏嘘的是,这7名“亡魂”不过是V-22“鱼鹰”坠落史的“开胃菜”。据不完全统计,从服役至本次事故发生之前,V-22“鱼鹰”已经发生了15起坠毁事故,共死亡54人。

既有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又有接近螺旋桨固定翼飞机的飞行速度,V-22“鱼鹰”让美国海军陆战队欲罢不能。

毁誉参半

应该说,外界如此关注V-22“鱼鹰”的事故,主要是因为该机是目前唯一服役的倾转旋翼机,是名副其实的“独苗”。事实上,在冷战时期,作为美国的“死对头”,苏联也注意到了倾转旋翼机这一新机型。本着“敌人有,我也要有”的心态,1972年,苏联米里设计局向苏军高层提议研制倾转旋翼机,编号米-30。由于此前有了米-12横列双旋翼重型直升机的研发经验,米里设计局认为其已经具备了研制大型倾转旋翼运输机,可以作为米-8系列运输直升机的后继者。可惜的是,随着美国陆续推出了XV-15以及V-22,苏联军方对于米-30的总体设计要求也一改再改,甚至提出了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0吨的重型运输机方案,比后来的V-22“鱼鹰”还要大得多。最终,当米-30研发计划拖到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便无疾而终了。

此外,贝尔直升机公司还与波音公司联合研制了名为贝尔-609的民用倾转旋翼机,意图打入世界民用直升机市场。在波音公司退出后,贝尔直升机公司选择与意大利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合作,继续推进贝尔-609的研制工作。不过,由于V-22“鱼鹰”接二连三出事,贝尔直升机公司认为贝尔-609的销售前景不佳,索性在2011年将该机的全部技术专利转让给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其编号后来也变成了AW609。可惜的是,直到目前,仍然没有一家用户大规模订购AW609。

坠入海中的V-22“鱼鹰”,该机服役以来,至少发生16起坠毁事故,共死亡57人,不少人将其称为“飞行棺材”。

综上所述,作为一款“毁誉参半”的“独苗”型号,V-22“鱼鹰”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外界的关注,而其发生的坠机事故更是被外界不断放大。考虑到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海军以及空军总共只装备有414架V-22“鱼鹰”,而其他各型号的直升机服役数量都在数千架以上,其事故率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确实非常可怕。美国海军陆战队甚至考虑增购300余架CH-53K重型运输直升机,以代替部分MV-22B。

但是,即便如此,V-22“鱼鹰”相对于传统直升机而言飞行速度更快、航程更远等优势还是让美国军方难以“割爱”。所以,美国海军计划以CMV-22B代替老旧的C-2“灰狗”,成为其未来主力的航母运输机。而美国陆军正在推进的“未来远程突击飞机”项目中,贝尔直升机公司的V-280“英勇”倾转旋翼机也击败了西科斯基公司与波音公司联合推出的SB>1“无畏”共轴复合推进直升机,赢得了竞标的胜利。

此外,除了美国各军种外,日本陆上自卫队也订购了17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印度以及印尼也爆出订购该机的传闻,不过目前尚未落实。而且,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航直升机公司在此前的珠海航展以及天津直博会上也曾经展出过多种型号的倾转旋翼机模型,其中既有类似于V-280“英勇”的双旋翼型,也有类似于V-22计划中的放大版——V-44的四旋翼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航空工业也在进行倾转旋翼机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而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推出了一款名为“彩虹”-10的倾转旋翼无人机,标志着中国倾转旋翼机时代已经来临。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彩虹-10无人倾转旋翼机。

亟待突破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在V-22“鱼鹰”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改进而来的V-280“英勇”代表着倾转旋翼机的方向之一,其发动机舱采用固定设计,只由旋翼部分进行旋翼,以实现垂直与平飞之间的转换,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根据美国陆军的未来发展规划,其有意“复活”V-44四旋翼倾转旋翼机,并将其打造成为可以代替C-130的未来新一代大型战术运输机。

另一方面,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倾转旋翼无人机型号。相比于目前出现的融合垂直起降旋翼、推进螺旋桨以及固定机翼的复合推进式无人机,倾转旋翼无人机只需要两副、最多四副旋翼就可以满足垂直起降以及平飞要求。而且,类似于电影《流浪地球2》中采用涵道设计的倾转四旋翼无人机也具有一定的工程可行性,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实用型号。

所以,综合来说,世界倾转旋翼机的发展也并不会因为V-22“鱼鹰”的不断坠落而陷入绝境,反而会在突破新技术、创造新思路的前提下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不会像“鱼鹰”那样成为“飞行棺材”,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会更加期待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先进大型倾转旋翼机早日一飞冲天。

上一篇:多位基金经理业绩出圈 隐形重仓股曝光

下一篇:最后一页